为了加强学校和校友之间的密切联系,传递母校问候,搭建校友和母校和谐发展的平台,在校友总会的大力支持下,农学学子踏上了寻访校友之旅。
人物介绍:
李波:男,1975年生,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作物96级,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栽培生理生态研究室主任、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协同推广体系岗位专家。
校友访谈实录:
一、追忆校园,不忘教诲
Q1:学长您好!学长在2000年就从学校毕业了,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大不相同,我非常好奇您在密山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有自己非常难忘的经历吗?方便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A1:当然可以!非常感谢母校可以让我参与到这次寻访活动中来。我在八一农大求学时还是在密山的老校区,那里风景美丽,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是农学人的天堂。首先在大学生活中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八一农大老师上课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上课的时候他们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题、每一个步骤都写的十分详尽,为我们的基础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我在实验课上就因为一个遮盖布没有按照标准叠放好,老师都要让我重新叠放,让学生自己有对于科研的谨慎、严谨的心,这为我后续的科研道路有莫大的帮助。其次就是校园生活了,我们那时有生产实践任务还有早起跑操。跑操就是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身体去面对繁重的学习生活,而生产实践就是让我们作物系学生对于真实的农业生产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春种、授粉、收获以及夹杂在这其中的田间考察,每一个部分都让我们印象深刻,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日。当然同学间的友谊是最让人难忘的,我们一起跑操、一起吃饭、一起到图书馆学习、一起睡觉如同亲兄弟一样!
二、 加入工作,参与科研。知识奠定基础,态度创立新功
Q2:学长,那您在毕业后的工作历程是怎样的呢?
A2:我在2000年毕业的时候就找到了工作,当即我就加入到了生产工作中去。身为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小员工,我主要负责种子零售以及为农户去讲解种子的优良特性,和如何挑选适宜种子的方法。这个阶段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对种子优良性状的认识,让我对很多种子了如指掌,为后续的杂交育种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而后我就被院里派到了海南去做南繁工作,从2000年到现在2024年不曾间断,在这期间也曾参加和主持了各项的课题研究,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更好的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了科研成果造福人民。
Q3:请问一下学长,在您的科研工作当中可以使得项目取得成功的是什么呢?
A3:我认为是态度和行动。所谓科研就是科学研究,科学工作者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正视问题,通过客观的、合理的科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态度决定一切,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去面对每一个数据和结果。其次对于我们农业工作者要亲自下到田间地头,亲自观察和记录了解作物最真实、最及时的情况,并加以总结,再利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最优方案,一遍又一遍的去改良去力求完美,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结果,不负国家和人民的希望!
三、心系母校,寄望后浪--“离校二十载,发展记心间,漫漫无边科研路,前仆后继科研人。”
Q4:请问学长,对于母校的发展建设您有什么建议吗?
A4:再次感谢我的母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和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学校的环境不尽相同,我提出自己的一些希望,希望母校可以将严格的校风传承下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其次我希望母校可以广开门路,增强和国内甚至国外农业类院校的联系,并加以合作,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深的学问,增加庄闲游戏(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机遇,让学生的未来更加光明。
Q5:那么您有什么寄语要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A5:学弟学妹们,八一农大是个好学校,她有着优良的校风和优秀的教师资源,你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份资源,努力学习、力争上游。虽然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但是我们相较于国外依然缺少高质量的、高水平的农业科学人才,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加入到这一行列中,为祖国的将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寻访活动,增进了校友与学校的联系,一起重温了母校历史,回顾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并带去了母校妈院的问候,进一步增加了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同时校友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指导。可以预见,这次寻访会激励着学弟学妹们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王勃 李沐恺 唐文钊 杨永钦 图文